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

追念張鴻明老師紀念文 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施炳華
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張鴻明老師𤆬tshua7)我入去南管世界,予我學南管三年就有信心寫升教授論文《荔鏡記音樂與語言之研究》(1566年的閩南南戲《荔鏡記》的曲牌就是南管音樂),閣建置網站「台灣說唱數位典藏」紹介《荔鏡記》佮南管音樂。伊是我這世人永遠感念的人。

張鴻明,福建同安人,1920年出世,佇廈門大漢,老爸、阿叔攏是南管曲師。六歲開始學南管,民國三十六年來台探親,因為戰亂就留佇台灣。後來佇台南空軍基地做兵,閒時定定去各南管館閣唱奏,人叫伊「空軍張」。民國四十八年正式加入南聲社,52歲退伍。廣先(吳道宏名廣,人稱「廣先」)佇民國六十年過身,張鴻明成做南聲社的第三任館先生,一直到2013年過身。伊嘛佇民國六十四年擔任振聲社的館先生。1995年,去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任教,每禮拜有一日按台南去台北上課。2010年,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公告伊是「重要傳統藝術-南管音樂」保存者(俗稱人間國寶)。

民國八十四年三月,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開設「南管培訓班」,八十六年八月培訓班成員成立「赤崁清音南管樂社」,我是負責人兼社長,後來閣有國中音樂教師蔡芬得的加入,伊誠認真學習,後來每一種樂器攏會,嘛會唱,變成社團的領導人。「赤崁清音南管樂社」是台南推廣南管的重要社團。張鴻明老師是阮的館先生、大家長。二十年來,伊一路𤆬阮遮个初學者行入南管的花園中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  
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
懷念張鴻明老師(華文) 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施炳華
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
  

張鴻明老師,一個影響我後半生、提攜我的學術研究、令人敬愛的南管老師終於離開了臺南,告別這個世間。張老師一生從事南管教學與推廣工作,以九十三歲高齡辭世,算是達成他的理想,圓滿地走完他的人生了。

我是彰化縣鹿港鎮人。國小時期,從我家到鹿港國小,我都抄捷徑穿過龍山寺去學校,放學時就停留在龍山寺玩耍一陣子才回家。從龍山寺的三川殿進去,就是八卦藻井下的戲台,戲台是由很多根上下左右交插的木柱子搭成。這裡很涼爽,我一方面穿梭爬行其間,一方面聽著悠揚的音樂演奏()──童蒙無知,不曉得那是什麼音樂。

鹿港保存很多優美的文化,鹿港腔和南管是其中很有名的。我在三十九歲決心研究臺語;四十二歲(1994年)和成功大學的同事王三慶申請國科會補助「鹿港、台南及其周邊的南管調查研究」,首先去拜訪我在街尾住家附近的雅正齋黃承祧老師,經由他的指點,我才第一次接觸南管,並曉得小時候在龍山寺聽到的就是南管音樂,演奏館閣是聚英社。我就讀嘉義師範學校選修音樂組,對音樂本來就有興趣,當時就已下定決心要學南管。

臺南的南聲社是赫赫有名的南管館閣。1995年臺南市文化基金會開設南管培訓班,培育南管新血,由南聲社張鴻明、蔡小月、蘇榮發等曲師指導。當時我在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書,因為做南管調查的因緣而來報名,正式拜師學南管。 1997年,我們學員成立「赤崁清音南管樂社」,我是負責人兼社長,定期演出,並每年舉辦南管研習班招收新生。

振聲社是臺南最早成立的南管館閣,其歷史將近兩百年,其全盛時期,館員約一百多人,但到最近一、二十幾年,只剩下館先生張鴻明和館員陳進丁兩位。1996年振聲社復社,而館員並沒有增加;2001年赤崁清音南管樂社社員集體加入振聲社,從此振聲社再次活躍於臺灣南管界。當南管界的耆老漸漸凋零,培育南管新血是很迫切的任務,臺南市及其周圍的南管發展,對新社員的培育情形不是很好;但振聲社每年都舉辦南管研習班,社員的音樂基礎大多不錯,又在張鴻明老師長期教導下,活動頻繁,表現相當突出,曾經得過2002年、2004年傑出演藝團隊傳統戲曲獎、2006201020112012年傑出演藝團隊音樂類獎,現任社長蔡芬得(國中音樂教師退休)也到處去教學南管。「食果子拜樹頭」,張鴻明老師是赤崁清音南管樂社、振聲社復社的催生者、永遠的館先生。

我在「鹿港、台南及其周邊的南管調查研究」報告中是這樣描述張鴻明老師的:「他今年已七十八歲。體力猶健,記憶很好,年輕時嗓音很好,樂器樣樣精通,尤擅長琵琶;教學熱誠、有耐心,是一個敦厚長者。張老師一生學南管、教南管;對他來說,只要有人願意學南管,就是最快樂的事。」那只是初識的印象。
南管音樂並不如演奏一般樂器或歌唱那麼容易學習;在今日社會,可謂曲高和寡,不容易「得其門而入」,甚至要經過好多年才稍懂訣竅。筆者有幸跟隨張老師,在他的耐心的教導下,我慢慢瞭解南管音樂的奧秘,一有疑問,就隨時請教張老師,雖然演奏()的技巧不過爾爾;卻在短短三、四年內寫出了《荔鏡記音樂與語言之研究》的升教授論文(文史哲出版社,2000年出版),1566年出版的閩南南戲白話劇本《荔鏡記》,它的曲牌音樂就是南管(當時叫做絃管)音樂。感念張老師的提攜,該書特別以他彈琵琶的相片做為標幟。

2005年我申請文建會補助建置「台灣說唱數位典藏」(http://taiwanopera.cca.gov.tw/),以介紹南管音樂及《荔鏡記》為主。整個暑假期間,我纏著張老師錄音南管散曲、指(指套)曲詩。當時張老師將近九十高壽,記憶還是很好,他像是一部活字典,南管的曲、音字都存在他的口中;但他也不會強不知以為知,南管是「曲山詞海」,沒有學過,他就不念。我本身是研究閩南語(臺語)和文字聲韻的,有時問他一些字音的問題,他會說:「我啊會知!我若像你喝爻(gau5)問,毋著好啊!」(我怎麼知道!我若像你那麼會問,那我更是什麼都懂了!)我很榮幸為他保存了一些足以讓後進學習的曲詩唸白。

張老師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。在赤崁或振聲社,張老師愛徒如子,春風化雨。他在我的印象中,從不批評他人──和諧是南管的極致、默化於生命中。

南管是全世界非物質文化的寶貴遺產。所謂「非物質文化」,重要的是它的音樂勝境,而它的延續決定在南管人的傳承;張老師被公認為臺灣南管音樂保存者,其人已逝,後生小子當思如何繼承而發揚光大,庶幾「千載清音」不絕於臺灣!


2013,08,19 本文刊於台南市文化局出版《追念張鴻明老師紀念文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